【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】當火車行經花蓮,旅客會見到溪水中的大小石塊逐漸地從外地的灰轉成此地的白;進入市區,可以見到大大小小有著美麗水紋的大理石材矗立路邊,有的成了圓潤的石桌椅,有的保存了幾絲屬於石質的菱角,融入人類的城鎮生活,成為另一種風景。

是藝術家們都說,花蓮是石的故鄉,石雕藝術在花蓮繁衍,也造就了許多石雕藝術家。阿美族石雕工藝家馬耀(張夏武)說,他並非一開始就對雕刻藝術感興趣,但磨石多年後,逐漸在石材中衍生出自己的想法。

▲阿美族石雕工藝家馬耀(張夏武)說,創作就是和石材對話,賦予新的生命。(圖/馬耀提供 文/呂淑姮)

馬耀早期在石雕加工廠工作,當時花蓮有許多學徒都是這樣進入石雕這一行。因花蓮大理石的知名度,讓外地觀光客對石雕工藝品趨之若鶩。馬耀說,早期是日本客人最多,目前則是中國觀光客人潮不絕。

融入想法 作品變得獨一無二

因花東是原住民族人數最多之處,在石雕工藝品販售上,也以原住民族主題受到日本觀光客的喜愛。在馬耀做過一件又一件一模一樣的作品、慢慢開始有了自己對於創作的見解後,他決定不再製作大量生產的工藝品,要從石材中雕琢出自身的體驗。

「每天都做一樣的工藝品,意義不大。」馬耀開玩笑地說,雖然當時慢慢地覺得很無趣,但那也是必經的過程,就像訓練學校一樣,讓他熟練各項必備技能。在能夠掌握好技巧之後,馬耀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創作中,讓人與石的生命相互結合,說出藝術家對環境的觀察。

▲《莫那魯道》是馬耀參訪霧社後的作品。馬耀說,他喜歡創作一對的「對照組」,讓作品左右相反、就像在鏡裡鏡外一般。(圖/馬耀提供 文/呂淑姮)

在《位移》這件創作中,有馬耀在自然環境與族群文化改變的切身體悟。在花蓮松浦部落長大,馬耀說,部落今昔有很大的差異:「小時候,部落長輩會帶著大家去採集,教我們分辨植物。」當時孩子們跟著耆老一起相處學習,聽老人們說著摘採食物的方法和規矩。

「老人家會告訴我們,要吃野菜,採熟的就好;不要一次摘完。」馬耀說,長輩教導的採集知識,都是和自然能夠平衡相處、讓生命循環不息的辦法,貪多、不懂分享,最嚴重的後果就會導致「自然環境的位移」,造成現今日益增多的天然災害。

轉變衝擊 部落和都會沒兩樣

對於文化與人的變遷,馬耀也有著相當的感慨:「以前的部落就是一個整體,現在的部落感覺和都會沒有太大差別。」從部落族人必須外出謀生開始,慢慢地,回來參加祭典的人越來越少,農耕和補魚、採集的知識也因為生活型態的轉變,似乎停止了傳承的腳步。語言消失的十分迅速、後代不會說族語,「這讓人覺得很悲傷。」馬耀說。

部落一直在轉變,連人際關係都變得不再如以往緊密,馬耀覺得,這可能也是一種族群的「位移」。「以前每個人家中有事,大家都會互相幫助;現在的人比較獨來獨往。」馬耀說,好像都會區的人一樣。部落正在歷經無可抵擋的重整。

不過,對於自然和人的觀察,馬耀也有自己的見解。他說,自然環境被破壞,只要時間足夠,都會有慢慢復原的能力;人也是一樣。即使每個部落都可能會碰到自身文化被隱藏的時代,在一片混亂後,族人一定會開始思考:如何尋找屬於族群的凝聚力。馬耀希望,當他的想法以創作表達後,部落也能有更多互動和表達。

(本系列由���灣立報與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合作執行)


本篇文章引用自此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930/131/2zmpm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惠群榜仵沾弛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