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統計,2010年,全球企業大學的數量已經超過3,700所,《Fortune》500強企業中,更有近80%的企業,擁有或正在創建自己的企業大學。到底什麼是企業大學?身為經營者或人資主管的你,面對這樣的趨勢又該做好哪些準備?

就在這個月,台北市的某棟大樓裡,和築開發董事長吳森基正透過沏茶、賞茶的方式,以茶為媒介,教大家什麼是「會呼吸的房子」,說明房子不是打開窗通通風就叫會呼吸--這是信義房屋旗下的信義講堂,每年所舉辦的50場講座其中一隅。

而坐在教室中屏氣凝神的,並不只有信義房屋的員工,更多的,來自社會各階層:有自行創業的室內設計師,也有社區的義工媽媽。砸錢對外開講座,學員還五湖四海,信義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?

「我們的課程既是培訓,又做品牌,同時也落實了企業社會責任(CSR)的核心價值,」信義房屋人資長黃慧珠說道。

黃慧珠說的,其實是商業原則最基本的道理:企業花了一塊錢,就要想辦法獲得三塊錢的價值,現在愈來愈多標竿企業想要設立「企業大學」,正是這個原因。

花一塊錢,達到三塊錢的效果

企業為了競爭培養人才不是新鮮事,但是對在全球攻城掠地的豪門企業來說,傳統培訓架構把目標放在內部員工訓練與發展、花一塊賺一塊的成效遠遠不夠,因為要急速擴張版圖,過去「訓練中心」的規模,根本趕不上人才需求的速度。


本文來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marticle/url/d/a/110714/48/2v3w1.html?type=new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惠群榜仵沾弛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